武汉代孕机构
推荐文章
成功案例
热门文章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怎样共育创新生态,新城如何增强“人口磁场”……松江区这
2024-04-26

今天(7月25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强化策源功能共育科创生态”松江区专场。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介绍松江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关举措。松江区副区长周诚、副区长刘福升、副区长陈容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来看文字实录↓

——热点问答——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打造一流科创生态

Q

:G60科创走廊是一个关键的词汇、核心的词汇,在过去的几年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是新发展理念在基层的生动的实践,接下来G60科创走廊怎么联合发展,怎么共育科创生态?

A

程向民:G60科创走廊的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从根本上说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在基层的生动实践,通过秉持新发展理念,改革辟路、创新求实、唯实唯干、拼搏奋进形成的重大成果、重大任务、重大品牌。我们理解,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过程之中,作为九城一体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和实践成果,在新的征程上要有新的担当和作为,尤其是在当下严峻复杂的外部经济形势的考验下,在脱钩、断链的冲击下,我们如何能够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来进一步的增强G60科创走廊的发展新动力?我认为首先是要秉持新发展理念不动摇,走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纲举目张牵引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的强链和补链,增强其抗波动性和增长韧性。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表明,我们正在努力做到这一点。

5月25日,在G60科创走廊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要平台五周年之际,陈吉宁书记指出:“G60科创走廊的优势在创新生态,出路也在创新生态”。科技创新的区域协同要放在突出的位置,全球的科技创新协同是无法阻止的。我们要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来推进更高质量的G60科创走廊建设。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是G60科创走廊的生命线,要打破行政区域化的羁绊,让科创要素自由的流动和对接,市场配制资源基础性的作用在微观领域,将激发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我们也对标国际一流,总结出“三朵云”:第一朵云是创新主体云,第二朵云是基金如云,第三朵云是互联网云,三朵云聚集就有生态。在科创生态上,我们坚持开放包容,为中小微企业创新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态。在所有的创新企业中他们的起步往往是非常可贵和艰难的,作为地方党委政府,我们G60“一廊九城”为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更加体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服务的导向。

党的二十大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决定未来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在这里我也欢迎海内外人才来到G60共建共享卓越科创生态,筑梦G60,出彩新时代。

聚焦企业需求,主动作为,改革创新,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Q

新华社:松江区如何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区内科创企业?

A

周诚:营商环境是打造科创生态的一个重要环节,松江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始终对标一流的国际营商环境,聚焦企业需求,主动作为,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很多事情在企业和群众看来是“一件事”,但往往涉及众多部门、众多事项,为了减少流程、提高便利,我们不断加强“一件事”办理统筹和简化力度,目前已经形成“一件事”办理事项共47项,累计办件量超过了80万件。通过“一件事”改革,办理承诺时限比改革前平均缩短了71.5%,申请材料数量比改革前平均减少了74.5%,跑动次数比改革前平均减少了77.5%。2021年,松江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全市首创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并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目前“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共受理35件,办结35件,为企业群众提供兜底服务,解决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持续推进“两个免于提交”,加大行政协助等免交方式的应用力度。通过电子证照亮证、行政协助等方式,减少办事人提交纸质材料,目前已实现1652个事项、5519项材料免于提交,截至6月底已办结1500件行政协助。同时,我们在全市首创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批次包业务,搭建“政府+园区+担保+银行”四方合作新机制,今年上半年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总量26.8亿元,惠及企业772家。深化科创板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合作,为九城市拟上市企业开展精准服务对接。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路演中心联合体,实体化运作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成果转化基金,加大跨区域科创项目支持。

二是持续优化市场和投资环境。推进市场主体经营范围规范化“点单式”勾选、拟定容缺办理事项清单,加快“证照联办”与“一业一证”叠加合并改革,实现更多行业领域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向松江区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政策宣贯、培训指导和精准对接服务,创设了“小燕子服务发展工作室”,该工作室在去年被市市场监管局评为“最美市场监管服务窗口”。松江区在全国首创依托“云监码”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通过“见码才是随机、有码才能抽查”的双随机执法检查,用数字化手段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让行政监管“无事不扰”,让企业更有获得感。工程建设审批再提速,将水务涉及的15个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审查中心综合窗口集中受理,实现前期水面积资源性指标统筹,我们松江枢纽在建设前期,就是通过“水票”的统筹提前开工,在开河填河上节约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创新推出工业用地节余土地分割转让新政,盘活存量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使得顺络电子等重大产业项目顺利落地。

三是持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从关心我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各界代表人士中遴选出26名“茸城体验官”,成为了松江首批营商环境体验官,切实反映并参与协调企业关心的政策难点、执行堵点和监管盲点。不断优化对企服务体系,依托“上海企业服务云”等信息化平台,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发挥2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1家市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及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联盟的作用。持续打造“益企·暖云间”活动品牌,推出益企大讲堂等子品牌,举办主题内容涉及金融、法律等多类活动。

着眼未来,松江将更加着力营商环境的全领域优化,聚焦世界银行新的营商环境BR(BUSINESS-READY)评估体系,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助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聚焦“科创+产业+金融+人才”深度融合

Q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松江如何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跨区域协同合作、共同发展?如何打通创新到制造的产业链?

A

刘福升:松江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我们始终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原则,与九城市一起在顶层设计、产业协作、资源配置、创新合作、利益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区域实际的协同创新之路。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聚焦“科创+产业+金融+人才”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深度合作,首先我们建立了产业链供应链协调联动机制。在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指导推动下,协同九城联合制定“G60‘十四五’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建立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及其异地配套供应企业跨区域协调机制。

其次我们注重强化头部企业引领带动。出台实施“支持以头部企业为引领推动产业链跨区域协同合作的实施意见”,认定、培育九城市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头雁效应”,提高产业链协同水平。

第三我们注重做深做实产业联盟体系。深化九城市“1+7+N”产业联盟体系,依托“联盟+基地+基金+园区+平台”多元化跨域合作体系,已成立16个产业(园区)联盟、13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实施汽车零部件、智能物流装备等细分领域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

第四我们注重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供给。在人民银行和在三省一市金融监管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深化落实央行“28条”金融支持政策,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金融活水赋能实体经济,九城市联动发行科创债92单、发行金额556亿元,绿色债98单、发行金额794亿元,占同期全市场发行总量的1/6。我们还实体化运作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G60基地,精准服务113家登陆科创板企业融资。我们做大综合金融服务联盟,成员单位拓展到498家,累计授信融资总额超2.6万亿元。

找准主攻方向,不断为中小企业深耕创新土壤

Q

央广网:近期,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特别提到了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创离不开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请谈谈松江这方面的培育扶持创新举措?

A

陈容:松江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坚持把专精特新作为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不断为中小企业深耕创新土壤。一是培育起步“早”。早在2016年,松江就同时启动市区两级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认定工作,是最早开展区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认定的区,也是最先设立专项产业扶持资金的区域之一。“十四五”以来,已累计安排近1.4亿元资金,引导支持近1000家专精特新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

二是梯度培育“优”。从区级、市级到国家级,松江区的专精特新企业阵营不断壮大,目前累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1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56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二,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66家。专精特新企业运行态势良好,1-6月,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实现产值114.3亿元,同比增长13.8%;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实现产值480.9亿元,同比增长11.0%。

三是创新能力“强”。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中,有366家在细分市场领域名列全国前三,占总数的34.65%;其中有174家在细分市场占有率排名国内第一,占比达16.47%,绝大部分属于“6+X”战新产业,实现了多个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此外,继去年“松江区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首批认定的全国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后,“松江区消费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上榜“2023上海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为构建多层次集群创新平台,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是精准服务抓“实”。松江坚持把融资、土地等资源要素向专精特新企业倾斜,今年上半年进行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用地需求情况调查,“一企一策”谋划产业用地供给策略,及时安商稳商。

下一步,围绕“到2025年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00家”目标,松江将围绕完善创新生态、做优企业服务两方面持续发力:一方面,完善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质资源加快向专精特新企业集聚,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松江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联盟作用以及大力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等载体,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更高质量发展。

松江新城“人口磁场”正在形成,致力打造人民向往之城

Q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作为五个新城之一,松江如何持续改善民生、办好实事,特别是在市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和养老方面,有什么推进举措?

A

周诚:松江新城一直致力于打造人民向往之城,持续推进新城公共服务高品质优化提升,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们现在全区常住人口达到195.45万人,实有人口在230万左右,新城的“人口磁场”正在加速形成。

二是加大卫生健康资源供给。松江已完成区牙病防治所建设,启动并有序推进市一医院南部院区二期、交大医学院松江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松江医院、区公共卫生中心等卫生重大项目,并实现了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松江区中心医院升三级甲等工作启动。未来将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围绕补短板、强基层、增效能,加强土地、规划、床位、人才等全方位支撑,持续推进医疗中心和医联体建设,扎实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

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以来,拥有1000张床位的松江区社会福利院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养老机构之一。目前全区养老床位数占户籍老年人口达4.28%,已经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2022年户籍人口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3.81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我们将进一步合理规划布局养老服务设施。持续推进医养对接融合,完善养老服务照护体系,持续打响“幸福养老”品牌。

同时,作为“上海之根”,松江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已经建成并启用,松江区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上海松江特展正在举办,保利剧院也已入驻。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上海科技影都和广富林文博集聚区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多文化空间、更深文化体验。作为“沪上之巅、浦江之首、花园之城”,松江的城市绿化率、森林覆盖率、水体质量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我们将以两山理论为指引,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大力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在新城建设的同时,我们同步致力于公共服务资源的下沉,推进“15分钟生活圈”建设。为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围绕“职住平衡”、“租购并举”,“十四五”期间新建、筹措15207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积极开展城市更新,“十四五”以来共完成老旧住房修缮151.6万平方米,通过注入智慧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理念,将加装电梯、机动车充电等需求统筹考虑,有效改善人居环境。交通出行方面,松江人民期盼已久的轨交12号线西延伸工程已于去年开工。9站23线的松江枢纽将于明年年底建成,沪松公路快速化项目也已启动,力争“四网融合”齐头并进,让市民享受更多出行的便利。

松江区将着眼人民期盼,加大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深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提高民生保障能力,以民生底色彰显高质量发展成色,不断满足松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聚焦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Q:

:松江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要承载区,请问接下来如何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和成果转化、产业融合?

A

陈容:松江区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紧密对接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集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建设“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续写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新奇迹。

一是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持续性增强。松江区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作为头号工程,2019年在全市各区中率先制定出台《松江区关于加快推进G60科创走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并先后开展“专利清零”行动、“小升高”工程和高企倍增计划,培育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创板上市”创新主体梯度培育链。2022年,全区有效期内高企总数从2018年末的770家上升至2595家,年均增长率为49.93%,总量位列全市第三。同时,不断厚植科技小巨人成长沃土,持续发挥龙头效应,形成补链强链主力军,2022年新增市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业20家,新增排名全市第二,目前市科技小巨人(含培育)总数达191家。

二是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策源能力实现全方位提升。(一)科研平台建设方面,稳步推进G60脑智科创基地建设,上海低碳技术创新功能型平台获得国家CNAS实验室认可,上海陕煤高新技术研究院总部基地项目签约落地,Wiley-G60研究院落户松江。(二)研发投入强度方面,2021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38%,比上年的4.59%高出了0.79个百分点,其中企业RD投入占比87.7%,跃居全市第三,创历史新高。(三)科技成果转化方面,2022年,89个项目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排名全市第二。(四)科技金融服务方面,通过政策、金融、人才要素全方位发力和支持,支撑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今年1-5月松江科技履约贷、科创助力贷、小巨人信用贷规模持续增长,科技贷款总额全市排名第三。

三是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能力赋能集群发展。2016年以来,松江获市级以上各类科技奖励106项。探索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实践,牵头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科技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2021年以来立项扶持11个项目,加速全产业链持续发展。同时,积极打造区域产业创新集群,先后认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医疗器械、卫星互联网、科技仪器等8个区级产业创新集群,助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特色产业一体化发展,并以获评的全市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区——松江新城G60数字经济创新产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抢抓数字经济新赛道。

下一步,松江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一是深化创新主体培育,推动松江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二是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加大布局和引育新型研发机构,打造更有集聚度、更富创造力、更具生产力的顶尖科研平台集群。三是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加快部署推进松江大学城创新园区建设,创建高质量孵化器。四是营造创新生态氛围,探索“拨投结合”机制,支持前瞻性、引领性、颠覆性的早期技术项目。

强化人才政策精准供给,真招实招筑巢引凤

Q

文汇报:科创离不开人才,请问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松江有哪些积极探索,还有哪些实招真招进一步筑巢引凤?

A

刘福升:围绕服务上海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松江始终将人才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强化人才政策精准供给,优化人才“引育留用”服务举措,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聚焦服务企业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我们始终把企业作为人才的蓄水池和人才创新创造的载体,松江的人才工作也是始终围绕科技型创新企业的引进、培育、服务展开。我们推出并不断完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1+10”人才政策,建立起一套围绕重点企业认定和优秀人才评价为基准的阶梯施策机制,实现对企业人才全周期服务和支持。目前已有2700余家企业完成重点企业认定,惠及人才超2.5万余人,落实各类扶持资金共计5.74亿元。也正因为如此,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主体、优秀人才纷至沓来。

二是聚焦服务人才需求。安居才能乐业,我们着力解决人才安居的“关键大事”,深入推进“四位一体”人才安居工程。归集了1.7万套“拎包入住”高品质人才公寓,实施分层分类联动的租房补贴制度,人才可享受每月675-4500元不等的补贴,我们的政策目标是将人才租房支出控制在社平工资的10%左右。我们也着力解决好产业人才的“身边小事”,启动建立“1+18+X”人才服务矩阵,实现全区街镇、园区、产业集群人才服务站全覆盖,打通服务人才最后一百米;店小二实施“三送四办”零距离服务(送政策、送补贴、送服务,网上办、马上办、上门办、一口办),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医食住行”全领域保障,不断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三是聚焦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按照市委陈吉宁书记对松江提出的“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上积极探索”的要求,松江高度重视大学生等青年人才集聚,坚持“走出去”定向定点引才,在立足上海、立足松江的同时,走遍武汉、南京、北京等全国人才资源丰厚地区,精准匹配松江企业需求和高校学科资源;我们加大力度吸引海外人才回流,坚持“引进来”筑巢引凤共建,持续推动“G60留创园”、“海外人才工作站”等双创载体建设;我们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扶持,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推行工学一体培养新模式,持续加强人才选培力度,推动“三大先导”和“6+X”产业职称评审工作;我们加强政校企合作,持续推进卓越工程师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激发年轻大学生创新创造的蓬勃活力。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人才第一资源,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集成发展。通过更精准赋能的政策支持、更务实周到的服务保障,集聚更多优秀人才扎根松江、成就梦想,以人才要素汇聚助力科创蝶变,为推动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和重要创新策源地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为推进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贡献松江力量!


参考资料